「咿呀~~~~!」全班發出驚慌的聲音

只見劇情進展到高潮,從于教授口中知曉自己的身世,小春奔回了爸爸身邊,

結果、結果畫面就卡在這兒

看助教在講桌前,與電腦奮鬥半天依然沒起色,大夥兒只好無奈地走出教室

可惡心中癢癢的,不給我一個結局,這禮拜會睡不著啦!

於是周末直奔總圖四樓,幸運地把和你在一起DVD借回家,和家人同欣賞一番。

 

結局真的是和你在一起,小春最後放棄功成名就選擇了父親。其實故事中我最喜歡

的腳色就是劉成,一臉傻氣實則大膽加上一點油條,

本來這個腳色讓我產生一種矛盾衝突的感情,一方面欽佩他對兒子的盡心盡力,

一方面卻又厭惡他貶低自我人格四處求人,動機是為了功成名就,

一想到這點我就不高興----父母的虛榮心態,直到小春的身世大白,我恍然大悟

,深深覺得這個劉成呀!笨拙的可愛可憐! 為了一個撿到的孩子費盡心力,

辛苦賺錢為了小春、貶低尊嚴到處求人,展現無我的精神。

 

整部片子圍繞的是親情,是無怨無悔地付出。

影片中大城市裡的腳色一開始都是冷冰冰的,獨善其身的江老師、自顧追求金錢與愛情的莉莉,

汲汲於名利的余教授,這些人物代表著現代人的通病,眼裡只有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然後追求著虛幻的快樂。

與劉氏父子的相遇改變了他們的態度,發現真正的快樂來自對他人的關懷與幫助。

 

最後我想要談談小春,他雖然是主角但台詞卻最少,他不愛說話,開口便一針見血,很是犀利。

他對於父親一開始應該是有些瞧不起的,畢竟劉成穿著俗氣、又是典型市井小民的小理小氣,

他與父親的關係達到最緊張的狀態可說是賣琴那一段,小春認為父親不顧自己的意願擅自決定換老師,

這賣琴的舉動是他無聲的反抗,直到余教授告訴他劉成所做都是為了一個撿來的孩子,

小春如被當頭棒喝,本來一直在親情與名利之間猶豫的小春終於下定決心,

國際大賽輝煌的舞台也比不上父親瘦小的背影,他要為了父親而拉琴,他要和父親在一起。

 

親情還是夢想的追逐?

我經常在這之間徘徊,而這一年我選擇追逐自己的夢想,參加許多活動,導致回家的時間變少,

每當家人要回去高雄探望外公外婆,我都以要開會為由而留在台北,

然後外公在最近因心肌梗塞突然走了,為了考交換學生也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但更讓我遺憾的是,今年我沒有經常回去探望他,我沒有好好地關心過外公,

對於他的日漸衰老我遮住雙眼裝做沒看見,我不希望再經歷一次這樣的悔恨。

回到這部片子,我想導演要觀眾思考什麼才是對自己來說才是真正重要的?不能放手的?

我也在思考,希望可以找出平衡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rro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