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漁,就是你,今天看你語重心長地勸我不要放棄生物這一行

我很感動,我知道這是你用自己走過來的經驗,擔心我走錯路,所以,很謝謝你

其實最近也一直在思考轉走設計是好的決定嗎?


我這學期開始去學習開放空間打工,有人說過當你真的很希望達成某一件事,上天會幫助你

原來這件事是真的!

在打工的地方,認識了兩個同事:其中一個是學室內設計,現在想轉平面設計,

另外一位本來是台大森林系後來決定做自己喜歡的事,研究所考上台藝大,

現在擅長3D動畫設計,他們的路是我想要踏上的,

然後我竟然這麼幸運地認識了他們,讓我有機會和他們討論設計,

也可以認識設計產業這一塊

遺憾的是,他們(包括我修視覺識別設計的老師)都告訴我

台灣的設計產業很畸形!

壓榨員工嚴重,不肯花大錢把台灣的設計力搞起來

台藝大畢業的學長還勸我:

如果想留在台灣,只能把設計當副業,真的要養活自己就做別的工作吧...

所以,放棄嗎?

就這樣放棄了嗎?


走回本行,乖乖地考研究所,然後當個研究助理,再去考個博士,之後當個博士後....

簡單,單純的一條路

這樣並非不好,只是總有些可惜,

我想趁年輕冒個險,打個賭,看看會不會掉到神秘的花園中,追著白色的兔子,做一場美夢

你知道嗎,我今天打開大二時寫的生涯規劃報告(通識的作業:工作與休閒理論)

上面列出我大二時想從事的工作,依喜好排序著:

Multi-Media Artists and Animators  美術設計人員

電視節目企畫人員

最後是 生物學家 ' 心理人員

然後總結那一段我寫下:


生物學家是我目前最可能達到的目標。

從消極面來看,我目前向未接受過美術、戲劇、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訓練,

如果決定要往這些方面走,...要重頭開始學起,花上更多的時間.....

以生物學家為最可能達到的生涯目標;

...雖然我在人格分析理論中研究型人格分數僅於藝術型人格....


瞬間,看到兩年前的我站在自己面前,擺出那種:

[我早就跟你說過了不是嗎?] 的表情看著我

原來,我心中的渴望至今不渝,只是那時我沒有勇氣面對她,

但是她卻在潛意識下推著我,兩年後,我做了決定.

 

最後,謝謝你和我聊了這麼多,讓我再次地重新反省,重新告訴自己想要什麼

以後也希望你可以問我 : 你達到自己想做的事了嗎? 後悔了嗎?

你們親切的提醒,會讓我想起初衷,在迷惘時站穩腳步....

 

P.S. 你下次還是可以坐在那個很正的女生旁邊啦! 我可以幫你說好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rro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